月落星沉,日出东海
从2020年12月31日0时开始
新华社首次24小时全媒体直播
从黑龙江到海南
从浙江到西藏
我们走进那些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普通人家
用镜头记录他们的脱贫故事
我们在这2020年最后一天
留下这段记忆,唱响这首歌曲
共同迎接2021年的曙光
首发:1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若辰、许健
2020年的最后一天,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们是如何度过的?
时钟嘀嘀嗒嗒,载着你我共同奔向崭新的2021年,你想不想体验和全国各地同胞一齐“云跨年”?
2020年12月31日0点0分0秒起,新华社26个国内分社联动,开启24小时全媒体直播《大国小村的那些脱贫故事》。从白雪皑皑、零下40多摄氏度的黑龙江,到椰风习习、零上10多摄氏度的海南,从海拔超4000米的高原,到广袤的平原,从数十万米之遥的卫星视角,到纤毫毕现的特写镜头……100余名新华社记者走进散落于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小村,用镜头、用对话、用老乡的皱纹与笑容,讲述一个个鲜活的脱贫故事,绘就决战脱贫攻坚的恢宏画卷。
2020年,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新华社用这场跨越24小时的直播,为这个伟大胜利提供了一面镜子、一页注脚。
举国迎新年,天涯共此时。这24小时里,有咱们的老家、过去的奋斗、未来的奔头。这24小时,就是今日的中国。
这次报道在新华社自有终端和合作头部媒体产生巨大影响,总浏览量超过1亿次,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讲述中国故事的“内容盛宴”。
这也是新华社迄今为止连续时间最长、参与记者最多、现场画面比例最高、多媒体融合最充分而准备时间最短的一场直播报道。直播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群记者、编辑?又有哪些有趣的幕后故事?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专访主创团队,为您揭晓。
▲团队在新华社演播室内为直播忙碌着。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若辰摄
力求把长达24小时的直播,做成形散神聚、剧情起伏的电影
问:这场声势浩大的直播,展现了哪些内容?
答:2020年,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璀璨篇章,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新华社应该如何记录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社长兼总编辑何平提出,选取2020年12月31日这一天,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地区,全方位、全景式地记录和呈现中国决战脱贫的故事,为时代做见证,为民族留信史。
时间上,我们的直播按照乡村生活节奏,以全景记录模式分为6个主题板块。
“变化,来自太空的见证”——以卫星纵览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宏大叙事开篇,全景呈现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成果。卫星观测到“永久印记”,我们邀请专家现场解读。通过卫星图的“夜光变化”,你甚至可以看出易地搬迁的路径。
“凌晨,那些忙碌的身影”——以生活化场景,结合慢直播手法,展现凌晨忙碌的普通人,他们忙着磨豆腐、做花馍的身影,折射脱贫攻坚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
▲2020年12月31日,李三花在蒸好的馒头上点红点。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好日子,离不开艰苦奋斗”——以乡村学生早餐新变化体现教育扶贫,以乡村新业态体现产业扶贫成就,以易地搬迁后新村画面体现当地新面貌。
“我们农村现在啥样?来看看吧!”——通过午餐餐桌、大棚摘菜、果园劳作、乡村医疗等生产、生活环节,体现农村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版块还适当添加了农产品带货环节,跟着新华社买买买,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来我家做客”——通过晚餐餐桌、农家乐旅游等内容,体现脱贫群众的幸福生活。19:00开始直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再通过街采展现人们对新生活的感悟。
“新年,告诉你我的愿望”——结合城镇夜市、直播带货、乡村文艺演出等元素,展示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空间上,我们特意强调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报道全覆盖。在这方面,我们以普通人日常起居为串联元素,从乡村起居的小切口发掘感人故事,并以空间变化推动直播叙事,彰显在党的领导下,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2020年12月31日,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果和丈夫在自家经营的旅馆前。新华社记者林碧锋摄
作为视频报道,我们还有一条“彩虹线”,串起蓝色东部、彩色西部、绿色南部、白色北部、橙色中部不同色感的“五彩中国”。
问:直播团队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达成了哪些共识?
答:在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的统筹下,直播团队尽锐出战、精心策划。我们一致认为,这场直播不能走过于“高大上”的路线,要平实地记录、平实地讲述。
“两不愁三保障”做得怎么样?民以食为天,大家的一日三餐吃什么?我们搞几段吃播,观众会不会喜欢看?在我们的直播里,你能看到很多美食。
我们还希望这场长达24小时的直播能做到“形散神聚”,有故事情节,有剧情起伏,让人像看电影似的。
▲2020年12月31日晚,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举行篝火晚会迎接新年。新华社记者林碧锋摄
这是一场颇具“网感”的直播
问:这场直播有哪些特点、创新和突破?
答:这是一次聚焦我国脱贫攻坚成就的重大报道,更是一次可视化、移动化、社交化、一体化,充分体现“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全媒体直播。
这个“全”,体现在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的统筹下,报道以24小时大型视频直播为主干,以对内对外重要稿件全景呈现为两翼,以重点融媒体产品为支持,全天候展现中国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场景。
视频直播在报道形式和内容上也实现了创新与突破。
新华社音视频部主任孙志平认为,这次直播充分彰显了互联网特色,颇具“网感”。文图视融合发稿;综合应用遥感卫星、实景与VR互动、AI主播等新技术;记者以邻家小哥哥、小姐姐的方式进入,镜头平视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现??;提前制作预告片向抖音、快手等平台推送,起到先声夺人、“未播先热”的效果。
“网红”元素也在这场直播中精彩呈现。新华社小姐姐张扬担任演播室主持人;全国青联委员、电商主播薇娅为新华社直播暖??;新疆昭苏县“策马女县长”贺娇龙重披红斗篷、雪地再策马,为脱贫攻坚代言;十八洞村返乡大学生施林娇现场直播带货;《大江大河2》演员团队为直播打CALL。
此外,在蒸花馍慢直播中,记者亲手制作并品尝花馍,体现了互联网直播的体验式、沉浸式特点?;ㄢ伞⒍拱怀龀?,我们还特意配上了民乐,别有一番喜感。
本次直播还很有科技范。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联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从太空俯瞰脱贫攻坚成就,以“来自星星的报道”作为直播开篇,用不一样的视角引爆网络。从报道现场来看,脱贫攻坚促进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发展,相关地区的夜光范围有了明显扩展,夜光亮度有了明显提升。这是脱贫致富的“明”证。
问:26个分社,东西南北中,不同地方的脱贫故事有哪些不同?
答:26个国内分社参与直播,确实再创国社新高。来吧,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十八洞村是“神秘湘西”莽莽武陵山脉腹地的一个普通小山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湖南分社记者以“幸福的晚餐”为主题,将十八洞村脱贫带头人杨正邦,返乡创业大学生、网络红人施林娇,十八洞村三任扶贫队长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讲述了曾经闭塞的村落敞开怀抱、转型发展,让扶贫产业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江西省于都县潭头村是赣南老区一个典型的红军村,也曾是贫困村。村民在顺口溜里这样描述:“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比逶衅独Щ?09户,烈士后代孙观发是其中之一。近几年,随着富硒蔬菜种植、乡村旅游产业兴起,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江西分社记者来到孙观发家,拉家常、同劳动,讲述他一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背后故事。
位于西藏羊八井的彩渠塘村是西藏唯一一个因病致贫户的集中搬迁安置点。村中建有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风湿病防治研究羊八井基地,并配套发展绵羊育肥基地、手工艺品商店等产业。在这里,牧民既可治疗风湿疾病,也可根据各自身体状况灵活就业。记者在彩渠塘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走村串户,体验牧民的新生活。
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记者来到打安镇南达村紫玉淮山种植基地,和当地种植户PK农技后,虽技不如人,也照样累得满身大汗。记者在品尝到紫玉淮山做出来的美食后,连连称赞“粉糯又香甜”,引得种植户得意扬扬笑开怀。
安徽省临泉县被誉为“中国民间杂技之乡”,当地有着2000多年的杂技历史。为了破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两大难题,临泉县另辟蹊径,鼓励和扶持杂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以此为引领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成功觅得了破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难题的“金钥匙”。安徽分社“90后”记者来这里看杂技表演、逛文旅商店、游杂技学校,更现场偷师学艺,练起了杂技绝活。
“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痹谠颇鲜∷灸糇宕逭愠?,身着民族服饰的佤族男女老少拉着记者,敲起象脚鼓,齐声高唱《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新疆昭苏县的茫茫雪地里,“一骑成名”的贺娇龙副县长再次“披挂上阵”,穿着红袍为脱贫攻坚代言。而且,你还能看到“万马奔腾”的景象!其实现场有500多匹骏马,纵蹄向前奔。
说不完的,直播里见。总而言之,在各地直播现场,新华社记者和村民热情互动,高潮迭起,尽显脱贫民众对新生活的喜悦和期盼。
▲马帮林(左四)在银川市润丰村家中与家人合影(2020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马帮林(右二)与老伴带着孙子踏进润丰村新家(2017年8月17日摄)。
演播室不仅看得见热火朝天,也看得见一堆盒饭和空咖啡杯
问:为了这场直播,团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答:24小时直播,时间长、任务重、内容多、地域广,这对前后方报道团队都是一场巨大挑战。总社新闻大厦演播室里,来自总编室全媒编辑中心、音视频部、新华网、技术局等部门的团队齐心协力,熬夜加班。各地分社记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要应对突如其来的大范围寒潮天气。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有记者在直播中“泼水成雾”。在极寒条件下,摄像机、4G背包等设备电池难以支撑较长时间,无人机仅能上天航拍2分钟,很多设备甚至贴上了暖宝宝。
所以我们这场直播,上演的是冰天雪地里的火热景象,唱的是“冰与火之歌”。
这场直播,26个分社共有200多位工作人员参与,总社也有50多位同事“各就各位”。从2020年12月初开始,分社记者和总社编辑沟通过多次,连出镜时穿什么服装都统一好,以冲锋衣为主,女生不能涂有色指甲油。
直播一分钟,台下十分功。直播呈现效果的好坏,其实全看前期功夫有没有到位。我们准备了近百页的脚本,还做了400分钟的视频备用。所幸没出现“幺蛾子”,我们的现场内容占直播总长的70%以上。
问:直播这天,演播室是什么样的景象?
答:不仅看得见热火朝天,也看得见一堆盒饭。
从2020年12月30日开始算,直到直播结束,团队同事们平均睡了不到5个小时,在演播室吃了四五顿盒饭,喝了三四杯咖啡。音视频部主任孙志平2020年12月31日盯到凌晨两三点,找张床休息一下,7点又出现在演播室,9点又去开会。
▲团队在新华社演播室内为直播忙碌着。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若辰摄
我们这个团队真的很“能打”,同事经?;ハ喔卸奖舜?。新华社音视频部2020年日均直播5.9场,疫情期间最特殊的时候,只有3个人也要支撑起整个直播业务。分社记者的敬业精神也很感人,比如这次直播中,青海分社记者为了及时转场,在青藏高原上狂奔了好一会儿。不过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反思反思,下次是不是应该给兄弟姐妹们更充足的转场时间呢?
我们团队的工作状态,和我们的直播内容有了契合:不平凡的2020年,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惟其艰难,才更显精神。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新华社直播团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最终为受众呈现了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暖意涌现、幸??芍摹洞蠊〈宓哪切┩哑豆适隆?。满足!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