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四章 慈善捐赠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六章 慈善财产
第七章 慈善服务
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九章 促进措施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ご壬谱橹?、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制定本法。
第二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慈善活动以及与慈善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法。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 本法所称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
?。ㄒ唬┓銎?、济困;
?。ǘ┓隼?、救孤、恤病、助残、优抚;
?。ㄈ┚戎匀辉趾?、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ㄋ模┐俳逃?、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ㄎ澹┓乐挝廴竞推渌?,?;ず透纳粕肪?;
?。┓媳痉ü娑ǖ钠渌婊疃?。
第四条 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法开展慈善活动。
第六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慈善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慈善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七条 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
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八条 本法所称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
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
第九条 慈善组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ㄒ唬┮钥勾壬苹疃谥?;
?。ǘ┎灰杂康?;
?。ㄈ┯凶约旱拿坪妥∷?;
?。ㄋ模┯凶橹鲁?;
?。ㄎ澹┯斜匾牟撇?;
?。┯蟹咸跫淖橹购透涸鹑?;
?。ㄆ撸┓?、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设立慈善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本法公布前已经设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非营利性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予以认定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不予认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登记或者认定期限的,报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十一条 慈善组织的章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载明下列事项:
?。ㄒ唬┟坪妥∷?;
?。ǘ┳橹问?;
?。ㄈ┳谥己突疃段?;
?。ㄋ模┎撇丛醇肮钩?;
?。ㄎ澹┚霾?、执行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诓考喽交?;
?。ㄆ撸┎撇芾硎褂弥贫?;
?。ò耍┫钅抗芾碇贫?;
?。ň牛┲罩骨樾渭爸罩购蟮那逅惆旆?;
?。ㄊ┢渌匾孪?。
第十二条 慈善组织应当根据法律法规以及章程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开展慈善活动。
慈善组织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报告应当包括年度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慈善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情况。
第十四条 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与慈善组织发生交易行为的,不得参与慈善组织有关该交易行为的决策,有关交易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十五条 慈善组织不得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不得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不得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慈善组织的负责人:
?。ㄒ唬┪廾袷滦形芰蛘呦拗泼袷滦形芰Φ?;
?。ǘ┮蚬室夥缸锉慌写π谭?,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五年的;
?。ㄈ┰诒坏跸羌侵な榛蛘弑蝗〉薜淖橹H胃涸鹑?,自该组织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之日起未逾五年的;
?。ㄋ模┓?、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ㄒ唬┏鱿终鲁坦娑ǖ闹罩骨樾蔚?;
?。ǘ┮蚍至?、合并需要终止的;
?。ㄈ┝晡创邮麓壬苹疃?;
?。ㄋ模┮婪ū怀废羌腔蛘叩跸羌侵な榈?;
?。ㄎ澹┓?、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慈善组织终止,应当进行清算。
慈善组织的决策机构应当在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终止情形出现之日起三十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并向社会公告。不成立清算组或者清算组不履行职责的,民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慈善组织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慈善组织章程的规定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章程未规定的,由民政部门主持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慈善组织清算结束后,应当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由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告。
第十九条 慈善组织依法成立行业组织。
慈善行业组织应当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交流,提高慈善行业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第二十条 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登记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