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冬奥“北京周期”提速前行 北京模式举世瞩目
新华社记者汪涌、姬烨
从4月23日开始,位于北京西郊首钢办公区的北京冬奥组委,将围绕2018年平昌冬奥会在前方的实战收获和感悟,展开一场为期10天的大讨论。累计向平昌派出的254名业务骨干,将在这场头脑风暴中对平昌筹办的各类信息、知识、数据、经验、案例等进行充分整合。
本月初,又一批新人加入北京冬奥会的筹办队伍中。这些从2018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和北京冬奥组委人才储备库中选聘的专业人才,怀着共同的梦想正式加入北京冬奥组委。时不我待!这20余名新人刚刚入职,即被冬奥组委求贤若渴的各部门领导赶到现场接走,立即投入到提速前行的北京冬奥筹办工作中。
随着新人的到来,以及前往平昌实战培训人员的归位,北京冬奥组委的工作间明显有些拥挤了。不过,北京冬奥组委在首钢旧厂房改造的又一批办公用房很快将陆续投入使用,满足提速后的工作需求。
这是2018年2月25日拍摄的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平昌经验助力北京筹办提速
随着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闭幕,冬奥正式进入“北京时间”。从今年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的筹办,由“基础规划”进入“专项计划”,场馆建设由“规划建设”转入“全面建设”,筹办工作由“学习积累”进入“创新实践”。
对于首次举办冬奥会的北京而言,充分汲取平昌冬奥会乃至前几届冬奥会筹办工作的养分,是筹办提速的重要保障之一。
北京冬奥组委非常重视和珍惜平昌冬奥会身临其境的学习机会,累计派出254人取经。其中有41名业务骨干到平昌冬奥组委开展了为期1-4个月的顶岗实习;另有144名观察员参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组织的官方观察员项目;此外还派出赛事组织、转播服务和技术保障的专门团队,与当地组委会共同工作。北京冬奥组委员工中参与平昌冬奥会工作时间最长的达137天。
北京冬奥组委派往平昌的所有实习和考察人员已全部回国。他们在赴平昌工作之前,均结合所在业务领域赛时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梳理了一份“问题清单”,包含2000多个问题。在平昌,他们根据清单有针对性地对场馆规划、竞赛组织、赛会服务、城市运行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
在平昌冬奥会主新闻中心等场所顶岗实习的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高郅说:“我在平昌的工作目的之一就是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搜集第一线的资料,发现第一手问题,经过提炼思考后形成系统报告带到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中去?!?/p>
近期北京冬奥组委密集举办形式多样的分享会和总结会,扎扎实实消化这些来自实战一线的收获,为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6月将在北京举办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结会,由平昌冬奥组委向北京冬奥组委全面介绍办赛经验。
这是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发布现场。 新华社记者曹灿摄
北京冬奥筹办开创奥林匹克新模式
北京冬奥会筹办的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遗产,许多参与过当时奥运会组织工作的骨干再次投入其中,2008年奥运会的不少场馆也将在改造后承担起冬奥会任务。此外,北京冬奥组委办公所在地首钢园区,也由旧厂区改造而成。未来,这里还将成为文体创意园区。
北京冬奥会这一全新的筹办模式,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赞扬和鼎力推介。
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在已经结束的两次会议期间,认为中国政府在冬奥会筹办中坚持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不仅充分利用场馆遗产,还把长期的、可持续性的方案纳入不同项目中,这些成就将使北京、河北,乃至中国更多地区长期受益。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北京充满信心。“我们已经和北京冬奥组委沟通,探讨使用不同场馆、位置以及场馆规模等问题,从而缩减成本。北京在执行方面做得非常好,北京冬奥会已经能够为执行奥运新规树立标杆?!?/p>
京张高铁、延崇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进展顺利,这些项目将在2019年底完工,为2020年的测试赛做好准备。这些设施不仅将保障冬奥会,也将成为带动区域综合协调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申冬奥成功之后,所有小项已经建成国家队,但冬季项目竞技水平提高依然存在着显著短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坦言:“平昌冬奥会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充满希望,但仅收获1块金牌、9块奖牌,与冰雪运动强国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北京冬奥会是历史机遇,更是艰巨挑战。”
备战2022,高志丹表示,优势项目要用更高标准要求,加大力度,另一方面,要扩大冲奖牌面,速滑、越野滑雪两个基础项目要打翻身仗,要借鉴田径、游泳突破的经验。同时,传统的方法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要求,要补好科技的短板,在方法手段上学习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冬奥会筹办的提速,冬季运动也正在中华大地得到进一步普及。
三亿人参与冰雪,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也是中国能够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做出的新贡献。借助申办、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所拉动的“冰雪热”,冰雪运动正趁势走出山海关,真正把“北冰南展西扩”落到实处,从竞技运动、全民健身、冰雪产业三个层面一起发力,使冰雪运动能辐射到全国三亿人。这三亿人不仅指运动员、教练员和冰雪运动爱好者,还包括冰雪赛事观众、志愿者以及直接、间接为冰雪竞技、健身和产业提供服务的从业者。
中华文化借力冬奥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印、福娃、祥云火炬,蕴含浓郁东方美学的开幕式……2008年奥运会将灿烂的中华文化融入奥林匹克运动中,与完善的组织、精彩的竞赛一起构成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2022年冬奥会,是魅力无穷的中华文化与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又一契机。
去年12月15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国内外普遍认为创意新颖、寓意丰富、传播力强,彰显了中国的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
今年2月25日,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作为下届东道主,接过奥林匹克会旗,奉献了一场精彩震撼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发出了2022年相约北京的诚挚邀请。3月18日在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又接过国际残奥委会会旗,通过同样精彩的文艺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
接下来,一系列奥林匹克文化活动将陆续展开。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口号、火炬、歌曲等文化标识将征集发布,而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计划也将凝聚国内外专业人士智慧,用创新形式展现中华文明。伴随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北京冬奥会将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提速,市场开发步伐也将加快,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资金、物资、技术和服务保障。特许经营计划将正式启动,包括特许商品计划、纪念币/钞计划和纪念邮票计划。将制订和实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门票计划,同时做好赞助企业服务和权益?;すぷ?。
……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将面对许多与举办夏季奥运会不同的挑战。举办冬奥会需要冰雪赛事组织管理、技术支撑、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高水平专业人才,这就需要瞄准办赛需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创新人才政策,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
赛会服务保障水平也与冬奥会办赛要求存在差距。住宿、餐饮、医疗、交通、安保、通信、无障碍等赛会服务保障及环境、秩序等工作,涉及部门多、领域广,地域跨度大、工作标准高,且目前三个赛区之间保障水平参差不齐,亟须统一标准,加快补足短板。
冬奥筹办已正式进入“北京周期”,全球目光聚焦北京。距离2022年冬奥会开幕还有不到4年时间,各项筹办工作正紧锣密鼓,向着“精彩、非凡、卓越”的目标前进。
-
北京2022冬奥会5个场馆已开工建设 26个冬奥工程年底前开工
市重大项目办昨日公布北京2022冬奥会工程的最新进展,国家速滑馆等5个主要新建场馆已开工建设。到今年年底前,包括延庆冬奥村在内的26个冬奥工程项目也将实现开工建设。2018-04-19 15:06:52
-
北京市发布人民建议征集 包括新版城市总规、冬奥会等
3.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6.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化城市网格管理,完善城市管理领域法规、制度和标准方面;2018-04-12 06:52:05
-
科技人文完美结合 冬奥会新建场馆将体现中国味
记者从北京冬奥组委获悉,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设计方案将尽可能充分利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改建场馆也充分融入了高科技和中国文化元素,实现了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2018-03-25 08:05:25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