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记者罗鑫)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综合馆过去是人们运动的场地,出于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这里如今正在搭建一个可移动、自动化、大通量的核酸检测实验室。
记者21日来到该实验室建设现场,只见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9个高3.5米、占地70多平方米的拱形白色气膜舱已搭建完毕,14台自动化核酸提取设备准备就绪。这是北京首座气膜版“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将大幅提升北京核酸检测能力,缓解当前核酸检测压力。
“这个实验室的整体功能、布局和传统实验室是一致的,通过??榛葱?,依托气膜材料能够快速搭建起一个具备检测能力的实验室,迅速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华大基因北区首席代表刘心说。
据介绍,气膜版“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物资17日从深圳发出,19日下午开始搭建。两天多时间基本上完成了设备安装和调试。预计22日投入试运行。
华大基因首席执行官尹烨说,这处实验室,除了3个气膜舱作为样本接收区,另外6个气膜舱能容纳14台自动化核酸提取设备,核酸检测能力能达到每天上万人份。
走进一个气膜舱内部,核酸提取自动化设备正在调试,只见机械臂模拟医护人员提取核酸的操作,自动将托盘上的试管分批次进行提取?!暗ヌㄉ璞缚梢砸淮尾僮魈崛?6个样本?!币撬?。
据介绍,每个气膜舱还配备了气锁转换、医废出口、更衣间等辅助转换空间。气膜舱之间安装有单向连接窗,一侧的工作人员将样品放在窗内后关窗,另一侧的人才可以开窗取走。尹烨说,利用单向连接窗进行规范操作,能够最大可能杜绝交叉感染。
此外,实验室还通过新风系统和高效过滤系统的创新性设计,对每个功能区的进出风进行过滤管理,确保了各个功能空间相互独立,同时保障实验室向外排放的洁净度,以符合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及病毒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相关标准和指南。
刘心表示,为一个气膜舱充满气,只需要50分钟。舱内采用??榛季?,设备到了可以直接组装。待任务结束,该实验室能够在半天时间内撤出,快速恢复场地原貌。
6月22日,工作人员在气膜舱内做准备工作。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工作人员在气膜舱内讨论。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工作人员站在气膜舱内。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拍摄的气膜舱外观。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气膜舱内的工作人员(右)向舱外的同事汇报舱内机器调试进展。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工作人员在气膜舱内进行准备工作。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工作人员向舱外做出“OK”的手势。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工作人员在气膜舱内调试机器。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拍摄的建在北京大兴体育中心综合馆的气膜版“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工作人员在气膜舱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工作人员在气膜舱内讨论。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工作人员在气膜舱内讨论。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6月22日,工作人员(右二)在舱内与舱外同事交流。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