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记者乌梦达、陈钟昊)皮影、鬃人、剪纸、兔儿爷……7月16日,在有着560年历史的北京广福观里,几名游客正驻足观赏。如今,这座古老的建筑正以“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的崭新面貌向公众开放。
广福观位于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什刹海,自明代建成,历经道观、民居、文物?;さノ坏榷嘀厣矸荼浠?。如今,北京市西城区将运营权交给了一家民营文化研究机构。
古观焕新生,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展示中心,通过陈列百余件展品,结合志愿者讲解、数字沙盘、AR等多种表现手段,呈现什刹海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是北京市近年来在推进文物?;だ霉ぷ髦械拇葱隆1本┯涤?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留下了大量名人故居等文物古迹。过去,政府腾退出这些文物古迹后,往往会成立专门的事业单位进行后续开发利用,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微”古迹被腾退出来,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光靠政府自身能力难以满足文物的后续利用需求。
“‘十三五’期间西城区有52个文物腾退?;は钅?,分散在不同的胡同中,需要探索新的活化利用方式?!北本┦形鞒乔穆镁指本殖ぜ治木脖硎?,西城区正在进行文物保护社会化利用的试点,通过政府购买、业务委托等多种形式来探索促进文物的修缮后利用。
相比政府直接运营,拥有丰富文博展陈设计、运营管理经验的机构更能激发文物利用的活力。在什刹海街道工委书记海峰看来,这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距离广福观不远的郭守敬纪念馆也是一家文物?;さノ弧Hツ?,西城区政府委托某文化公司承担纪念馆的运营业务,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允许其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等业务。如今,社会化运营的纪念馆不仅拥有精美的文物展陈,还根据市民的文化需求举办了多场导览、特展、讲座等活动。
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介绍,纪念馆在近半年内吸引了7万多名游客。而此前,纪念馆的年均游客量只有2万多。
“北京目前正在全国引领文物机构运营模式的创新,政府凝结资源、提供平台,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张鹏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